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河口运动装备店在哪

  1. 雅克萨之战中,同时期的俄国武器装备怎样?

雅克萨之战中,同时期的俄国武器装备怎样?

差距并没有很大。

因为当时的俄罗斯真的是弱鸡一个

在西边,俄罗斯刚刚被瑞典和波兰血虐了一波,波兰人甚至一度逼迫俄罗斯承认西乌克兰独立。

河口运动装备店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俄罗斯人还被奥斯曼以及它的附属汗国在西亚地区摁着脑袋打。无奈之下,俄罗斯人只能向东扩张,弥补自身的经济缺损。

然而在中亚,俄罗斯又被刚刚崛起的准格尔汗国击败,只能继续向东,也就是跨过中西伯利亚,来到黑龙江流域。

因为国力孱弱,俄罗斯能派出的军队人数并不多,只有450哥萨克雇佣兵,携带了3门轻型火炮(应该是2磅炮)和300支轻型火绳枪。这些火绳枪的质量清军的鸟枪质量相差不大属于一个级别的武器(此时清军的鸟枪已经脱离了日本鸟铳的风格)。

河口运动装备店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次清军出动的兵力在3000,除了刀牌、弓箭等冷兵器,出动了100名鸟铳手和50门火炮,其中20门“神功将军”级别的红衣大炮,换算成欧洲的火炮磅数应该是6磅炮的范畴。所谓清军装备落后俄军而且不重视火炮这个观点非常不靠谱,因为此时的清军早就养成了出战必伴火炮的习惯。

第二次俄军吸取了教训,增加了人数,特意从莫斯科调来600哥萨克雇佣兵和射击军预备役组成的混合部队,并且携带了850支燧发枪,以及少量的火炮,加上先前俄军的100支火绳枪,这次也算是准备充分了。

但是当时的燧发枪如果不组成排枪射击方阵,那么对火绳枪也没有什么优势,其威力相差不大。之所以第二次清军对俄军被迫***取包围战,一方面是因为俄军人数和火炮增多,而清军人数少了1000人。另一方面,也是俄军在这次战斗中唯一的亮点,就是木土混合的低配版星型棱堡。

河口运动装备店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文艺复兴时代的堡垒建筑,可以使敌方的火炮左右难以发挥,而充分发挥己方火炮的威力。因为第二次俄***炮数量明显增多,所以导致清军的“神功将军”炮难以发挥威力,故而只能***取围困战术。

俄国不胜而胜

清国不败而败

俄国经过彼得大帝的西化运动,武器上已经装备了火枪和火炮。作战时也是西方的队列式作战。战术上由于东方距离俄国基地较远,***取的城堡战和游记战术,比较灵活多变。

清国平定中原后开始解决外东北问题,武器上以冷兵器为主大刀长矛,辅之有火枪后又从葡萄牙人手中购得红衣大炮,战术上以围而不攻,消耗持久战为主。

最后俄国耗不赢大清,签订了合约,但是俄国人以大清官员地理知识没学好,竞以外兴安岭为界,大清的老祖先,野人女真部落,都被卖给了俄国,大清还很客气的割让了尼布楚作为俄国的据点,双方进行贸易!


雅克萨之战在装备上清军和沙俄各有优势,清军有红衣大炮,参战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而沙俄则修建了防御强悍的棱堡,配备大量燧发枪,轻武器上占据绝对优势。雅克萨之战一共打了2次,第一次清军轻松获胜,第二次在兵力绝对优势情况下胜得比较艰难。但是整体来说清军对这场与沙俄的交锋并不是很重视,和打南明、平三藩、收台湾、灭准格尔比,雅克萨之战的规模简直就是一场很小局部冲突,大清打赢了战争,却非常短见的让出了大片土地,这时候的大清开始向农业国家转变,外兴安岭之外的苦寒之感觉根本就没用,甚至是负担,所以就这么让轻易的出去了

第一次雅克萨战役发生在1685年6月,清军都统彭春带“神武红衣大炮”围攻雅克萨三天之后,城中的俄军支持不住, “阿尔巴津督军”托尔布津请求投降,保证将“不再来犯”。对此,清军主帅彭春允许残余的俄军携带个人财物离开雅克萨,并提供了必要的马匹和食物送沙俄残部至额尔古纳河口,随后清军毁掉木制的沙俄城堡退回黑龙江城。

第二次战役距离第一次雅克萨战争结束还不到两个月,俄军残部狼狈撤回尼布楚,在得知清军退兵后,托尔布津背信弃义立马率军重新占领雅克萨,这一次沙俄兵力增加到826人,带了100支火绳枪,850支燧发枪,还有12门小炮,还建了一个西方标准的小棱堡进行防御。棱堡是西方一种著名的城堡,这种城堡无论你从哪个方向攻城,城墙上可以几个方向火力同时进行打击,这种西方的城堡要想攻下来几乎不大可能。在郑成功***也遇到荷兰的2个棱堡,最后都不是攻打下来的,就是通过长时间围城逼迫其投降,这也是这一仗打得如此艰难的根本原因。

1686年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再次率军2000人出兵雅克萨,“神武红衣大炮”再次轰城,击毙沙俄首领托尔布津,但是棱堡实在拿不下来,只能围城到10个月,直到1687年5月16日,俄军被围困近一年,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

沙皇最终向大清清朝请求撤围议和,遣使议定边界,中俄开始进行《尼布楚条约》边界谈判,清军从雅克萨撤军,宣告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结束。《尼布楚条约》签订大清承认外兴安岭以北大片土地全部归于沙俄,被很多国人诟病痛骂,当然实际情况是大清根本没有完全实际控制东北地区,最远仅仅到吉林的宁古塔一带而已,之外的地区基本就是名义上的臣服,而他们同时也臣服在沙俄名下,更重要的原因是外兴安岭外就是苦寒之地,康熙看来这些地区其实都是累赘!

雅克萨之役的参战清军也算是精锐,对于清军参战人数争议很大,第一次沙俄集结起450人的部队,清军3000人(俄方史料15000人)在人数上占有巨大优势。第二次沙俄集结826人,而清军2100人(俄方史料8000人以上)再次进攻雅克萨,数据上出入虽然很大,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俄国守城兵力要远少于清军攻城兵力,清军在人数上仍占优势。

当然这一战康熙也没有太重视,出兵的规模都很小,然而清军两次参战雅克萨以“骑射乃满洲之根本”,主要轻型武器还是刀矛弓箭,携带的火枪都不超过100支,实在令人汗颜!如果不是当时熟悉军情的彭春在奏折里强烈主张“欲取雅克萨诸城,非红衣炮不可破”,恐怕出现在雅克萨城下的就是只带全副刀矛***的清军了。

当然,如果雅克萨之战败了,也许对大清来说会是一大好事,比如这一仗大清接触到了棱堡的厉害,还有燧发枪的厉害,也有所缴获。大清国本有机会学习燧发枪和棱堡防御以及隼炮技术,可惜因为打胜了掩盖了一切,燧发枪、棱堡技术就被熟视无睹了,直到快200年后的***战争,大清国仍然用的是火绳枪,在火器方面200年来停滞不前,一次摆在眼前的兵器革新就这样悄无声息溜走了,最终酿成了大清末年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