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运动装备是指

  1. 什么是运动战?有哪些关于运动战的详细论述?

什么运动战?有哪些关于运动战的详细论述?

运动战是啥,用一句对联告诉你:

运动战初萌阶段

1930年12月25号,上面的那幅对联雕刻在江西宁都小布,当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正在开一个誓师大会。这幅对联就是运动战的雏形,在这次会议上,初出茅庐的***,將对联扩充了几条:

运动装备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共军战术的全部秘密。

运动战,听着很简单。作为旁观者看历史,感觉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可是运动战的实质就是环环相扣,紧密如一。

红军就是依靠这幅对联,完成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最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

运动装备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运动战成熟阶段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

运动装备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二战开始,衡量一个军队是否具有现代化军队特质的标准之一,恐怕就是是否具备机械化机动作能力。美军无疑是最早就“超规格”具备这种能力的军队,美军中随便一个小兵,跑跑腿兜兜风都可以很容易找到一辆吉普车。更不要说大规模作战,更是全部家当都能装上轮子、安上翅膀,一阵轰鸣中隆隆开拔!

中国军队长期家底贫寒,一穷二白,稍稍像样的东西不要问都是缴获。可是光脚不怕穿皮鞋的,人民军队在艰苦逆境中壮大,早就练就无数机械化外军不可能具备的超强适应力和战斗力。别看中国军队行动全凭“脚板”,可是在战场上,美军的车轮子,还真跑不过中国军队的“脚板子”。这个在朝战期间已经得到无数次证明!我军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英雄楷模中,就有一类“追击英雄”,指的就是不畏山高路远,敢于撒开脚丫子,昼夜兼程追赶敌军,最后竟然把汽车、装甲车里的美军全歼的英雄部队

那么朋友会好奇并且不解,徒步行军怎么可能追上机械化部队呢?别不信,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起重大作用的,是中国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练就的超凡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能够创作“万里长征”的军队,惯于“运动战”中消灭强大敌人的军队,早就***练就一双跋山涉水如等闲的“铁脚板”,外军中每每引以自豪的所谓“山地部队”在我军看来,随便一个民兵游击队就完胜他们

运动战是相对于阵地战而说的,阵地战往往在战争相持阶段,双方谁都不好一下子吃掉谁,就行成了挖堑壕对峙的攻守阵地战,有攻我守,相互厮杀。而运动战则是解决迂回、穿插、包围,在运动中寻找时间空间的有利因素,实现歼敌之目的。就此而言,闪电战、游击战都是运动战的一种,中国人民***就特别善于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往往用铁脚板跑过了四轮汽车,从而用坚强的毅力实现了空间与时间的利弊转换,取得了很多以劣势兵力占胜优势兵力的战例。四渡赤水,解放大西南、甚至长征等都是运动战的良好战例。

德国在二战期间用已方的坦克集群的快速机动能力,闪击前苏联及欧洲其它国家,实现了战役上的阶段胜利。法国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成了运动战的笑话,德国的迂回就避开了正面的交锋,将法国的优势消减成了最大劣势。快速灵活机动是运动战的特点,而死板、固定、机械的防守阵地完全成了摆设。因此运动战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战争样式,大规模的阵地战将很可能不会再出现了。当然,巷战、城市战等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介入的零星或小规模战争中,仍会有拉锯式的阵地战。

当然,军事理论是随着武器平台的不断演进而发生变化的,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情况下,运动战也许也不再适应新形式的战争需求了,取而代之点穴战、信息战、渗透战、封锁战、压制战等新的战法不断涌现。

兵者诡道,战无常法,需要什么样的战法要根据战争的环境、目的和指挥员的风格与意志等因素综合判断,实施。

胡宗南1947年进攻延安的时候,算上马家军的部队、榆林邓宝珊的部队总计有25万人马,其中胡宗南的嫡系中央军就有15个整编旅(师)14万余人,而为了应对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延安成立的西北野战军有多少人呢?六个旅26000人,约为敌之十分之一。

就凭这么点部队,彭总率领野战兵团大打“运动战”,把胡宗南的部队彻底调动分散,连续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歼灭中央军三个整编旅,“三战三捷”的战果不仅初步稳定了西北战局,更使马家军和邓宝珊两部被彻底震慑,只出工不出力,使陕北战场成为胡宗南部队的“独角戏”。

所谓“运动战”是与“阵地战”相对立的,即不与优势敌人拉开架势进行正规的攻守,而是充分利用较大的战场空间机动灵活作战,在运动中寻找敌军的破绽或薄弱环节,在局部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各个歼敌,运动战的运用可以总结为:“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从某种意义上说,运动战就是大兵团的“游击战”,区别在于,运动战需要部队不停地行军走路避实就虚。

“天子第一门生”

在红军的早期作战中,运动战是人民军队的法宝,面对数量众多、装备精良尤其是重武器占绝对优势的***“围剿部队”,红军经常是大踏步进行几百里的战术机动,而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在运动中把敌军的战场阵型扯得乱七八糟,并且通过不断的运动牵着敌人的鼻子跑路,***军哀叹“肥的拖瘦,瘦的拖死”。而一旦出现有利战机,红军便集中全部主力歼敌一部,几场仗下来,敌人的围剿计划就会彻底破产,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反围剿都是这么取得胜利的。

崤山小虎第233条回答。

薛岳调动在赣西北正面防御的第8军,令其两天内急行军200公里,到达湘北前去截堵围歼日军106师团。

李玉堂部经过两天两夜急行军按时抵达,并与罗卓英的19集团军在高安镇***汇合,对占据此地的日军第106师团形成合围之势,随后一举歼灭之


可以说薛岳这一仗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打了非常漂亮。充分发挥了运动战的优势,并在剧中不无得意的说“这就叫运动战。”

由此也可以看出,薛岳长官对此役的得意在乎

薛长官的老师就是我们伟大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可以说是***军事上的“得意之举”了,这场由他亲自指挥的战役,也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运动歼敌的光辉战例。

由此四渡赤水也是运动战的典范。***充分利用敌军各兵团之间的矛盾,灵活指挥红军运动于川黔滇边界、穿插于敌重兵集团之间。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由此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而薛长官正是此役中缴纳了昂贵的“学费”,不过也算是学有所成吧。


1947年,蒋介石无意得到一本***的《战斗手册》随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