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日本运动装备,日本的运动装

  1. 倒幕战争中,日本诸侯的军队使用了那些新式武器?
  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的单兵装备有哪些?

倒幕战争中,日本诸侯的军队使用了那些新式武器

主要是武器,幕府军虽然人多,并且也向法国购买了西式枪炮,但数量很少,熟悉西式战法的部队就更少了,加之兵员很多是其他藩的乌合之众,战斗力不行。***军都是长州、萨摩、肥前藩的军队,经过了长时间训练准备,又有大量来自英国的枪炮支持

在倒幕战争前,随着被西方国家打开国门,日本幕府和各地大名也进口了相当数量的西方武器,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大炮6616门,步枪370402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盖贝尔*** 口径18mm 长度1.5m 重量4kg

日本运动装备,日本的运动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盖贝尔***是前装滑膛燧发枪,1777年装备荷兰陆军,Geweer是荷兰语***一词,因为该枪从荷兰进口,所以叫盖贝尔***,日本进口的主要是1830式和1845式两种改进型,后来日本人也将盖贝尔步***进成为击发枪。

2、英制恩费尔德1853式*** 口径14.4mm 长度1.26m 重量3.8kg 最大射程450-1000m

1849年法军奥尔良猎兵队上尉克劳德·爱迪尔内·米涅和上尉亨利-古斯塔夫·德维基内创造出来了一种新式***弹即米尼弹,这种子弹比***口径略小,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枪膛,从而大大提高了射速。该弹在弹体周围车以螺纹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以动物油填塞.***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猛然撑大***。由于***被撑大,所以在发射瞬间就可以依靠枪弹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会泄露火药气体导致枪弹的动能丧失。这样就解决了旧式前装枪的膛室密闭问题,大大增强了枪支的射速,射程和安全性。

日本运动装备,日本的运动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性能如此出色,所以各国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米尼式***,其中就有英国的恩费尔德1853式***,随即英军就在克里米亚战争里大量使用恩费尔德1853式***。但是恩费尔德1853式***出名还是因为美国南北战争,新式***的优势使得内战双方都大量向国外购买,其中恩费尔德1853式***是其中佼佼者,一般认为至少有60-70万支恩费尔德1853式***被南北双方***购,甚至有认为实际双方军队装备的恩费尔德1853式***多达百万。内战结束后美军的恩费尔德1853式***被大量抛入国际***市场,日本也陆续***购了10多万支这种***。

3、法国夏斯波*** 口径11mm 长度1.3m 重量4kg 最大射程1200m

法国夏斯波***是一种后膛枪,1866年拿破仑二世赠送给幕府1866支夏斯波***。但是由于夏斯波***的***是纸包***,在日本潮湿的环境下不能生产,所以夏斯波***只装备了幕府的精锐部队。

日本运动装备,日本的运动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倒幕战争中,幕府军和新***军都大量装备后装武器,包括以斯宾塞***,夏塞波***,施耐德***等新式武器,初期,幕府军装备前装线膛的米涅***,火炮方面,幕府军大规模使用了发射四公斤炮弹的法制拉伊特1859型火炮,而新***军则装备英制阿姆斯特朗12磅后膛炮。

米涅******用米涅发明的圆头柱壳***。由于这种***比***口径略小,所以一举解决了旧式***的前装***时,由于***过大导致塞不进去枪管或堵塞枪管的尴尬情况。米涅弹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从而大大提高射速,虽然仍然比不上后膛枪,但在前膛枪里面是个翘楚,不仅如此,米涅***配有安全锁以防止走火.全枪重4.8公斤.口径17.8毫米.每发***重32.4克.杀伤距离可达918米,550米内可以保证精确中.米涅***当时威力相当巨大.1849年进行的测试发现米涅***在15码内可以连穿两张三分之二英寸厚的白杨木木板,两张木板间隔20英寸.由于这种***威力巨大,火力强劲,一时之间流言声称米涅***可以一枪击穿一个人后再击穿挡在其弹道上15米内的任何人

夏塞波***,,全长130.5厘米,枪管长度79.5厘米,重约4.6千克,口径.433英寸(11毫米),初速410米/秒,有效射程800米,另外,由于高初速的关系,夏塞波***使用的***在飞行中较易变形,杀伤力稍不及传统米涅***,当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重点是这把枪配备的亚特坎型***全长72厘米,加装***后,全枪长1.88米,可以说是一根近代长矛了。

斯宾塞***,又名斯宾塞M1865式.52口径***,它是世界上第一把实用的连发***(另一种说法是亨利***),发射.52口径金属弹壳边缘发火枪弹(该弹1854年由史密斯韦森公司取得专利,几年后本杰明·亨利加以完善)。黄铜制的金属弹壳在发射时膨胀,闭锁住弹膛的后部,解决了后膛枪漏气的问题,金属弹壳同时也解决了***防潮的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的单兵装备有哪些

普通士兵携带一只38式***,皮质***盒3~4个,单兵携带***120发左右,携带手雷两枚,一个背包,携带有饭盒,水壶,等等。机枪兵装备有一挺大正11式轻机枪。后有改进的96和***轻机枪。士官装备有一支南部14式手枪。少尉以上军官装备一支南部14式***和一把军刀(指挥刀)。有尉官刀,佐官刀,将官刀 ,军衔越高,军刀的质量和等级越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包括日寇侵华陆军在内的日本军队,所装备的单兵武器,一般为三八式***、歪把子轻机枪、南部十四式***、掷弹筒等武器。

得益于各种抗战神剧,日寇单兵武器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三八式***了。在中国,日本三八式***也被称为三八大盖。三八式***是在日本明治38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定型的***,也属于德国毛瑟***的衍生型。

日本的三八式***,由于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且十分符合当时亚洲人的体型,兼有后坐力小,射程远,精度高的优点,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是日本陆军的制式装备,几乎人手一支。

不仅仅是日本军队,中国早在清末年间就开始引进日本的三八式***。一直到抗战前夕,中国依然有军阀在进口日本的三八式***。而且,三八***也成为中国各地军阀仿制的对象。例如山西军阀阎锡山,就在他所创办的太原兵工厂大量仿制日本三八式***。晋造的三八大盖儿,性能上甚至可以匹敌日本的产品

“歪把子”机枪的正式名称为大正11式轻机枪。它也是日寇在二战期间广泛使用的轻机枪。由于它的枪托为了方便贴腮瞄准向右弯曲,所以也被中国人称之为“歪把子”机枪。

歪把子机枪是日本在大正11年,即公元1922年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的轻机枪。不过这种机枪与三八大盖相比,装弹十分复杂,也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气候,故障率很高。

因此,歪把子机枪并不被日军前线部队喜欢。在抗战期间,歪把子机枪曾被敌后抗日武装大量缴获,但是在八路军正规军中,却很少见使用,也可见这种机枪的质量之差。

南部十四式***在中国也有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名字——“王八盒子”。这种***一般在二战期间装备于日军将校级军官,日寇的宪兵、特务等侵华机构也有使用。

这种***精度比较高,***的杀伤力也较大,但是,这种***对保养的要求十分高,且可靠性极差,很容易出现第二发***无法上膛的现象,同时由于其穿透力极差,几乎成为二战中最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装备的掷弹筒主要为八九式掷弹筒。这种掷弹筒是日军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改进型。八九式掷弹筒全炮只有2.7公斤,重量十分轻便,易于携带,很方便为前线及时提供火力支援。同时它的威力较大,造价也很低,成为日寇的主要装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