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不是觉得如何的问题,而是事实上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制造过炮艇机,仅仅是提出制造的构想了。到目前为止,炮艇还是美国人所独有的一款装备,历史上呢,有多国造过类似于炮艇机的装备,真正得以发展下来的也只有美国,其他国家多是试验一下,搞一搞,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炮艇机的问题不是技术上有多难,而是在于适用环境特别,要求特殊了,主要是针对于像治安战,对付低水平的对手,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优势进行压制对方的设计,限定了作战的局限性,在正规作战当中艇机没有什么用,防护能力太差了,只要对方有一点的防空能力,可能就对它构成致命性的威胁,只有真正以纯轻武器为装备的对手才适合于使用,以目前的战斗力的展,这样对手太难遇上了,所以多国才放弃炮艇机。
没有制空权,发展空中炮艇又什么用?还不如出动几架苏-25或者鸭嘴兽来的快。目前,俄罗斯并没有类似于美国AC-130“空中炮艇”这类特种飞机,尚处于停留在设计研制阶段。
根据塔斯社报道,在去年的军队-2019国际军事技术论坛期间有俄罗斯的军工部门官员透露,俄罗斯一家防务企业正在安-12运输机的基础上发展一款类似于美国AC-130的空中炮艇机。这就是当前佐证俄罗斯开发空中炮艇机的一个有利证据,同时也说明俄版的安-12空中炮艇机尚处于研发阶段,实际列装、会不会列装还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空中炮艇机是美国人为了强化战场近距空中火力支援而研发的一款特种飞机。顾名思义就是为近距空中火力支援而量身定制的一种机型,最早出现在越南战争中,以火力强大、滞空时间长、使用效费比高等特点著称,从诞生至今一直活跃在美军在全球各地区的军事行动中。
美国人对由运输机改装而来的空中炮艇机情有独钟,从越南战争投放战场后取得不错的战绩后,在后续的格林纳达、巴拿马、科威特、索马里、巴尔干地区以及阿富汗、伊拉克都有空中炮艇机的身影。战果辉煌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先天性的问题,比如对制空权有极高的依赖性,换而言之就是没有制空权,这玩意根本不敢进入战区,更别说执行近距火力支援任务了。
这一点从其研发的初衷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美国人在设想空中炮艇机构想时,主要考量到当时在越南战场上美国需要一款留空时间长、能够对地面进行持续火力支援的重型攻击机;鉴于当时北越除了城市区域以外地区防空火力薄弱,且美军面临的多是无防护的游击队,因此使用运输机通过加装火炮的方式进行改装对于载机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危险,特殊的作战环境催生了这种特殊的作战装备。
在后续的战争中,美国受到制空权学说的影响,其海空军极为注重制空权,在战争初期基本上都会瘫痪对方的防空系统,将对方的空军压制在地面,从而牢牢掌控制空权;正是基于此,空中炮艇机载后续的历次战争行动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至少其很少会遭受到来自地面的威胁。
总的一句话,空中炮艇机遂行一些近距空中火力支援任务是一个很不错的机型,但其极度依赖制空权,同时也只能欺负一些缺乏健全地面对空火力的部队。
俄罗斯在作战理念上与美军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俄罗斯师承苏联,在地面部队建设上极为崇尚“装甲洪流”和“大炮真理”,同时针对西方国家注重空中打击力量建设的现实,苏俄装甲部队在体制上优化,将防空部队拉到自己的麾下,尤其极为注重自行式野战伴随防空能力建设。因此其地面作战部队相对比较独立,对空中火力支援的依赖性比美军要小得多。
随着空地一体战理论的深入人心,俄罗斯也在作战理念上进行转型,在保留传统强势的地面突击力量和空降力量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近距空中火力支援建设,但由于俄罗斯的空军并没有类似美军能够在战争初期牢牢掌控制空权的实力;因而俄罗斯在近距空中火力支援领域多使用战术飞机来执行,毕竟像苏-24、苏-25这类飞机的战场生存性要远比空中炮艇强得多。
另外,在战术轰炸领域,俄罗斯除了有图系列的专用轰炸机之外,苏霍伊还专门研发一款重型舰机轰炸机苏-34鸭嘴兽,沿用了苏-27成熟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全机共有12个***点,载弹量达到8吨,能够挂载种类繁多的空对面制导武器,4500公里最大航程为其增添了一个大长腿,也有一个不错的留空时间。
唉,军事不是斗兽棋,这问题应该分配到游戏栏目里。
AC130发源于越战,美国在取得明显的空中优势的基础上,用运输机保障重火力对地支援巡逻。这个情况在之后的战争中经常遇到,所以这个改进型也保留了下来。
即便算上苏联时期,二战后俄罗斯打过几次战争?有几次取得了明显的空中优势?即便在阿富汗战争中也没有过吧?只是一次次的充当了毒刺导弹的背景墙。要AC130干什么用?
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是典型的又苦又累还危险的任务,军机不得不降低高度,为地面部队提供低空近距离支援。在这样的情况下,战机极易遭遇敌军低空防空火力的反击,而且要提供猛烈的火力支援也不容易。目前,俄罗斯空天军的主力对地支援飞机,还是已经服役了几十年之久的苏-25攻击机,在俄军的作战序列中,缺少一款类似美军AC-130对地支援飞机的装备。在过去这些年的实际运用中,美军的AC-130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款飞机对地面缺乏防空能力的部队而言,能够迅速给予毁灭性的打击。AC-130由运输机改进而来,其AC-130U型号装备一门GAU-12型五管25mm转膛机炮,这种机炮对地面步兵和轻装甲目标有极强的威慑力。对付轻型装甲目标和成群步兵,则有一门40mm博福斯火炮。至于对付最重型的装甲目标,则有一门105mm火炮。上述的所有这些火炮,都有非常先进的火控系统和探测系统协助,对地面目标的打击精度非常高。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这种飞机是对手最恐怖的存在,其凶猛的火力瞬间就能令大量敌军陷入火海之中。不过,俄罗斯空天军其实也有类似的装备,单论火炮口径,俄罗斯装备还更有优势。伊尔114是一款俄罗斯客机,这种客机通过改进,可以改装为特种作战飞机和火力支援飞机等,其中的火力支援机版本,性能堪比美军AC-130.俄罗斯伊留申设计局提供了一种改进办法,为伊尔-114的机体前方加装一门30mm2A42型机炮,在机体中部安装一门120mm2A60型“诺娜”线膛迫榴炮炮。这样的配置虽然比AC-130的火力要稍逊一筹,且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无法媲美美军,但至少也拥有了类似AC-130的火力支援飞机。考虑到此类飞机针对的对手都是缺乏高端防空火力的敌人,电子设备和防御措施不足应该不构成严重问题。然而,直到今日,俄罗斯人仍然用苏-25之类飞机作为主力,对于服役类似AC-130这种级别的火力支援机似乎毫无兴趣。其实,俄罗斯之所以不装备AC-130这样的武器,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而是本身的实力和体系不允许。AC-130的最大缺陷在于,一旦对手拥有高端防空系统,那么进行作战就异常困难,更重要的是,AC-130的使用要求己方拥有绝对的制空权,毕竟庞大的AC-130是空中战机最好的猎物。即使是美军,内部对AC-130能否在高强度的大国对抗中幸存都有广泛的质疑。如果是俄罗斯和美军交战,其制空权基本无望,这种情况下就算装备伊尔-114的火力支援版本,也是豪无用武之处。如果说俄罗斯可以把这种武器对付一些低技术装备的对手,例如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这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到了今天叙利亚等地的反对派武装已经难以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俄罗斯空天军不太可能面对类似阿富汗战争时期漫山遍野的游击队袭击,没有太大现实需求逼迫俄罗斯人赶紧装备此类武器。而且,苏-25的改进版本苏-25SM3具备全天候投放精确制导武器作战的能力,足以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且这种飞机还有一定的库存,俄罗斯不着急更换新的对地支援飞机。不过,归根结底,可能没钱才是俄罗斯不装备AC-130斯基最大的原因,由于囊中羞涩,不必要的武器就暂且不造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