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叶县运动装备

  1. 我国古代军事历史上最难的战役是哪场?
  2. 为什么要把平顶山漯河划出许昌?

我国古代军事历史上最难的战役是哪场?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了一下答案众说纷纭,当然了任何一个答案的背后其理论依据基本都是以弱胜强,以弱胜强就一定很难打吗?我看未必,比如赤壁之战孙、刘赢的并不艰难,反到是战后周瑜打南郑时很费劲,自己还受伤了。

所以实力差距不是打胜仗艰难的唯一标准,比如抗日战争,艰难吗?艰难,但是不管是国军还是共军都知道胜利是属我们的,未来是可期的。还有一种艰难是除了实力悬殊之外,最大的问题是眼前的迷茫,虽然知道胜利可期,但不知道现在怎么办,面艰难的时局,人们真的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做什么,一个不慎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对于那些成功的大人物而言,当初最艰难的时刻是“清晰的远景,迷茫的眼前”!!

官渡之战中,曹操就面临着这种“艰难”的考验。官渡之战前孔融给曹操泼冷水说:袁绍兵多将广,又有智谋之士辅佐,不好打。荀彧说:颜良、文丑皮肤之勇一战可擒,其他碌碌之辈不足虑也,田丰刚而范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此数人术不相睦必生内乱。郭嘉说了个:“十胜十败”。曹操说:袁绍忌贤妒能,外宽内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应该说荀彧、郭嘉、曹操对袁绍的评价也是中肯的,为何还要说打的很艰难呢????

叶县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事实确实如荀彧所说开局良好,首战告捷。但曹操确实面临着不少麻烦,比如说刘表随时可能偷袭他的后方,朝中也有人不安分,曹操在对峙时还回军打败了刘僻等人的叛乱,在与袁绍的主力进入相峙不下阶段,不但被对方压着打,粮草也没了,曹操给荀彧写信询问是否可以撤下来,荀彧告诉他再坚持一下,胜利快到了,由此可见当时曹操的处境有多艰难。从后来在袁绍那里找到的那此信件中,也可看出当时曹操有多艰难,曹营中很多人已经丧胜利的信心,曹操说:我自己都动搖了,何况别人呢,烧了吧。这不是他悻悻作态,而是他当时真太艰难了。

所以实力的差距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远景清晰,眼前迷茫”,也可以说曹操是稀里糊涂的打胜了这一仗。可以说曹营中只有荀彧真正看透了此战关键所在,虽然他告诉了曹操袁绍那边“必生内乱”,面对艰难的时局曹操还是迷茫了,动摇了!

如果从取胜难度来看,那么难度最大的应该是项羽的彭城之战(濉水之战);因为,当时项羽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大。

叶县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二年,刘邦以项羽杀义帝为口实,传檄号召天下诸侯一同发兵讨伐项羽,于是刘邦率领诸侯联军共计56万大军进攻西楚,并把西楚都城彭城也一举拿下了,而项羽只能急率3万军队反击。

当时的项羽已经陷入了绝对的困境之中。

1、楚汉兵力差距悬殊,刘邦的诸侯联军有56万人,而项羽的楚军只有3万人,双方兵力差达到了1:18;

叶县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刘邦占了舆论高度,当初刘邦是以项羽弑杀天下共主义帝为由,发兵讨伐他的,并且获得很多诸侯的相应。因此,在政治舆论上,对项羽十分不利,使他已经处于被孤立的地步;

3、国都被攻破,大半疆土沦陷;此时彭城已在诸侯联军手上,而且西楚的许多地方也已沦陷;

4、失去后方支持,由于西楚大半国土沦陷,也就意味着楚军其实已经失去了后方支持,因此无法持久作战,只能速战速决;

5、双线作战,腹背受敌;彭城之战前,项羽的楚军就已经陷于齐地的战争之中,主力一时难以抽身,而今又要面对56万诸侯联军;

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艰难的战役,国运之争—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山西高平西北,赵城邑,最强大的秦赵两国在此陈兵百万,赢,问鼎中原,一统天下,输,则会一败涂地,从此将退出战国舞台。所以这是国运之战,一战定乾坤。

一场战事,耗时三年,激战却只有六个月,秦军伐韩野王,野王享,韩国大恐,行借刀***之计,利用当时最强之一的赵国对抗秦国,赵名将廉颇率军相持秦军,因为力量悬殊,只能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敢出现一丝失误,意图拖垮百万秦军,要知道百万的秦军,单单粮草问题也会让秦国面临极大的压力,遂使反间计,大败赵军,坑四十五万,白起***赢野,遍地白骨,得杀神之名。

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从此赵地再无男壮丁,秦死亡过半,悬斧而炊,血流漂卤,从此,秦国傲视山东六国,择国而弑,六国瑟瑟发抖,却没了连横的勇气,只求万中之一的转机,也不敢再做出头之鸟。

一个史无前例的战役,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役,没有之二

长平之战的惨烈,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两千多年的风雨,吹不去古战场的哀嚎,皑皑白骨,夜时便会凄凄缀泣,仿佛再诉说这两千年前的疼痛与恐惧,白起一战,封号杀神,任你是再有名的猛将,听其名号,便失声发抖。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艰难的战役,就连著名的淝水之战,也比不过这场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战—鄱阳湖水战。

此战,朱元璋与陈友谅双方也是差距悬殊。

陈友谅,手握近百万精锐军队,有湖广大后方支撑。最后投入鄱阳湖决战的巨型战船,后来被朱元璋照单全收,才有了半世纪后的郑和无敌舰队。

相比之下,朱元璋就差得多了,人口少,地盘小。鄱阳湖决战时,翻箱倒柜才拼凑起二十万大军,用的几乎是些袖珍小船。对上陈友谅的舰队,好似孩童挑壮汉。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临近战前,朱元璋名义上的领导—红巾军小明王,竟被另一枭雄张士诚追打。朱元璋只得亲带精锐去救

陈友谅闻言即刻动员六十万精锐大军,悍然发动了对朱元璋的总攻。兵锋所指朱元璋的重镇南昌,也是元末著名的南昌保卫战。期间陈友谅动用潮水般的精锐猛攻,拼上了火铳火箭火炮投石机等大杀器,却遭到朱元璋亲侄儿朱文正的强硬抵抗,硬是把陈友谅的六十万王牌死死拖住,八十五天不得前进一步

陈友谅曾无数次接近城池,甚至一度攻入城内,却都被决死抵抗的南昌军民硬打出来。据说都气的陈友谅抓狂跳脚,甚至滥杀兵将泄愤,猛砸真金白银犒赏。

终于在危机关头,朱元璋领二十万大军匆匆赶了回来,二十万大军。陈友谅大军疲惫不堪,只得仓惶撤退。随后陈友谅被困湖中,军粮殆尽,战船被烧,陈友谅更是中箭而死。

如果陈友谅以一部兵力对南昌进行牵制,主力东下直攻应天,那么朱元璋将处于陈、张夹攻、进退失据的不利处境。但陈友谅却把矛头指向小而坚的洪都城,致使数十万大军局处于狭小地域,舰船难以展开,且置后路于不顾,他不得不败。

关注一下,可以多多讨论历史哈。

昆阳之战是“新莽”(由王莽建立的新***)末年(公元8年~公元23年),以绿林农民起义军为主体的刘玄汉军,在昆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叶县)地区大破王莽军主力的反击战。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的一次战略性决战!

公元23年,更始大将刘縯率军围攻宛城。是守城将领岑彭据城死守相持数月未克。奈何粮草用尽,派王凤,刘秀等将领去周边征粮!此时王莽调集全国精锐总计42万,号称百万之众。前来救援宛城,在昆阳跟王凤刘秀部遭遇。并且北围困在昆阳,此时王凤刘秀不只有八~九千个人。主将王凤,此时完全没主意。这时候刘秀站出来把所有的利害关系跟大家分析了一遍,决定刘秀代理一等13个人出城搬救兵,他没有退路,背后是他大哥围困的宛城!七拼八凑,13,000个杂牌军。救援昆阳,刘秀亲自带着步兵、骑兵一千多人组织一支先锋部队,赶到昆阳,他们在离王莽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了阵势。王寻、王邑一瞧汉军人少,只派了几千兵士对付。刘秀趁敌军还没有站稳阵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先锋部队冲杀过去,一连杀了几十个敌人。

  汉军前来救援的大队人马赶到,见刘秀的先锋部队打得勇猛,也鼓起了勇气,几路人马一齐赶杀过去,王寻、王邑被迫后退。汉兵乘胜猛击,越战越勇,一个人抵得上敌人一百个。

  刘秀带着三千名敢死队,向王莽军的中坚部队冲杀过去。王寻一看汉军人少,不放在眼里。他亲自带着一万人马跟刘秀交战。但是一万人还真打不过刘秀的敢死队。打了一阵,王寻的军队开始乱了起来。汉兵越打越有劲儿,大家看准王寻,围上去乱砍乱杀,结果了王寻的性命。

  昆阳城里的汉军王凤、王常,一见外面的援军打了胜仗,就打开城门冲了出去,两下夹攻,喊杀的声音震天动地。王莽军一听主将被杀,全都慌了神,乱奔乱逃,自相践踏,沿路一百多里,丢下大批王莽军的尸首。

  这时候,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响起了一声大霹雳,接着狂风呼啸,大雨像倾盆一样的直倒下来。巨毋霸带来助威的猛兽,也吓得直打哆嗦,不但不往前冲,反而往后面乱窜。汉军一股劲儿往前追杀,王莽军好像决了口子的大水一样直往滍水(在今河南鲁山,现名沙河,滍音zhì)那边逃奔,兵士掉在水里淹死的成千上万,把滍水也堵塞了。

为什么要把平顶山漯河划出许昌

许昌市,在解放后是中原大市,辖管三个直辖市。超过郑州的三倍,许昌市当时是许昌地区,许昌专区,许昌市。

当然许昌地区的三大直辖市,分别为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解放初期,东北的重工业迁置许昌的不少,许昌为中原中部,河南的中心。并且中央决定把省***迁入许昌市,可遗憾的是。许昌缺水,是无水城市生活用水困难,郑县有黄河水做后盾,(今郑州)。由于缺水,大型矿产工业厂矿,基本都坐落在,漯河,平顶山。许昌只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许昌之大,在河南省属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以市为单位漯河,平顶山分出了许昌,因为当时漯河,平顶山都是独立市,所以许昌地区撤销。形成了今天的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按当时的漯河市,平顶山市的经济,远远超过,驻马店和周口。驻马店,周口这两个地区建市,晚平顶山市,漯河市足足十年。可想当年的许昌,在中国有多么的辉煌。老许昌人有多么的骄傲,多么的自豪。谢谢。

漯河以前属于许昌的,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鄢陵直属河南省。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禹郏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鄢扶县抗日民主***。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县、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今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扶沟、西华、商水、平顶山市等县市。建国后 1954年10月,临汝县改隶洛阳专区管辖。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今魏都区)。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1***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1986年1月18日,经***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襄城县、郏县划归平顶山市。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县划归漯河市。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19***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2011年4月24日,许昌新区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