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辛弃疾运动装备

  1. 秦军为什么没有头盔?

秦军为什么没有头盔

秦军不戴头盔的说法起源于兵马俑,当兵马俑出土时,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头上都没有头盔。在秦始皇兵马俑中,士兵一律头戴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则戴着用牛皮做的板状帽子,这些帽子在作战时显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除了没戴头盔,这些兵俑就连身上穿的铠甲也很简洁,甲片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护住前胸和后背。而站在最前边的弩兵部队身上更是一个甲片也没有。当年不可一世的秦军难道配备不起头盔和铠甲吗?

显然不是,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史学家也是观点不一,一种说法是,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与游牧民族混居。在当时的中原国家眼里,他们是落后野蛮的民族。韩非子也记录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秦军的勇敢是出了名的,也可能有赤膊上阵的情况出现。但是作为一支国家的正规军队,不可能因为战士勇敢,就不给他们配备完整的铠甲,加上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强盛,更不可能连头盔都装备不起。所以这个观点很难站住脚。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度,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佐证:“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且有不少证据都表明,当时秦朝的军队中确实有为了进爵而舍弃盔甲,奋勇杀敌的情况,兵俑不带头盔的奇怪现象在这里好象也找到了答案。但是,商鞅变法之后,虽然在政策上有鼓励杀敌的军功受爵制度,但是以秦朝严格的法律是不会允许一个士兵为了贪功而忽略军队的军纪的,所以这个说法同样不成立。

辛弃疾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种说法是,不戴头盔的兵马俑其实是禁卫军,就像我们现在的仪仗队一样穿着礼服而非作战服,展示的只是军队的威武壮大,而非实际作战的部队。


首先,说秦军不戴头盔,应该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有证据表明,秦军作战是戴头盔的。之所以有人认为秦军不戴头盔,主要是因为受了现代***作品的影响,在银幕上,我们看到秦军大多是头上挽髻,没有戴盔。另外,还有人说,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不戴头盔的,所以秦军无盔。

铁哥得说,这些都是误解,秦军曾经是戴头盔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头盔在大多数军队中被淘汰了。

辛弃疾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首先来讲讲什么古代的头盔。在中国古代,头盔又称为“兜鍪”,辛弃疾的诗中写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此外,头盔也叫“胄”,最早出现的时代不可考,但要早于商代。因此,说秦以前军队不戴头盔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2、头盔的材质有很多种。朋友,我可没有扯远话题,要解决秦军是否戴头盔的问题,这一点一定要讲到。商周春秋时期,头盔以青铜为主,饰有鸟羽。也有部分皮质头盔。商周时期工艺还比较落后,头盔属于浇铸成型,比较粗糙。春秋时工艺改进,手工打磨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到了战国时期,铁的大量出现使得头盔也改变了材质。

2、到了秦朝,则开始使用石胄,就是用石头制作的头盔,并一度在秦军中列装。是不是很难接受?石头怎么能当头盔用?别急,证据在此。1998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区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石质盔甲陪葬品,由青石片构成的石质头盔造型精美,足见当时秦军头盔的设计已经相当完善。然而,或许是因为制作难度大,也容易损毁且无法修复,石质头盔很快又在秦军中淘汰了。

辛弃疾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因此,秦军是戴盔的,尽管石质头盔淘汰了,但戴盔防护的理念绝对不可能消亡,所以,后来不排除他们使用其他材质的头盔。说秦军不戴头盔,是不正确的。


根据《左传》对秦晋崤之战记载:秦军经过王都洛邑北门时,"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以示对周王的轻蔑。主意,此中的“免胄”的意思就是摘下头盔!如果秦军没有头盔,怎么摘头盔?

不过,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兵马俑都没有头盔。。。这是因为,兵马俑是“科头锐士俑”,代表了秦军中的先锋部队--“科头军”!这个军种在作战时,不带头盔,冲在队伍前面,以展示秦军的勇猛无畏。

1998年,在发掘秦朝陪葬墓时,发现了四十多顶“胄”(头盔)。经过修复,我们知道陪葬的秦军头盔是由74个石质甲片以铜条编缀而成的。不过,这个头盔属于陪葬品。真正实战时带的头盔肯定不是石头做的,应该是皮革或者铁制成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秦军也有配戴头盔,但前提是,必须是高阶军官才可配戴。军士配戴的头盔古称"兜鍪",秦汉时代称为"胄"。

春秋战国时代,周礼尚未荒废,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才可戴冠,平民只能是布衣不可戴冠。同理,普通士兵与中下阶级的军官不配戴"头盔",只有高级军官才有资格配戴,这可从兵马俑的发掘得知一二。

兵马俑坑发掘出多套的石制兜鍪铠甲,这应该是仿造真实的甲胄制作而成,据猜测应该是以皮革为底,缀上铜片制作做成"头盔"。

参考照片,兵马俑坑发掘并复原的石制兜鍪(头盔)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