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购买指南 > 正文

洋务运动购买舰船,洋务运动购买军舰

  1. 晚清洋务运动所购买的军舰为什么只有极少数兵船算得上是大型的铁甲船?
  2. 晚清洋务运动,外购军舰弹药武器装备,这么做有何弊端?
  3. 晚清民国外购军舰的来源地为什么先是欧洲,后增加到日本与美国?

晚清洋务运动购买军舰什么只有极少数兵船算得上是大型的铁甲船?

北洋水师的大型铁甲舰有两艘,定远和镇远,排水量超过7000吨。其余10艘舰船排水量全在3000吨以下。当时李鸿章德国定制了这两艘超级战舰,在当时无疑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军舰,在没有战略舰队的情况下,无疑是非常厉害的,日后的黄海决战来看,也是这两艘战舰给予敌舰的打击最大。

但是海军是个技术决定生命的工种,而对于海权的需求,决定了当时的统治者是不是要更新海军装备。当时由于清***正直腐朽,再加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从而使得海军军费大量削减,而只能又定制和仿制了大量的巡洋舰。

其实,就巡洋舰来说,机动性能往往优于大型铁甲舰,但是他的劣势也很明显,当巡洋舰的速度和火炮的威力小于敌军时,很容易被击沉,而大型铁甲舰则可以岿然不动,对抗来自于四方的打击。

洋务运动购买舰船,洋务运动购买军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在定远建造后十年的甲午战争中,除了两艘大型铁甲舰外,其他的巡洋舰其实都已经落后于日本,日本***用了最新的侧弦火炮攻击的战术,而不是舰对舰的冲击战术。这样就使得北洋水师的大型舰队施展不开,而小型舰队又无法施展机动性,最后落得大败而归的下场。

而反观日本,在甲午战争后,从英国又订购了至少十艘战略舰作为自己的中军补充,日后的日俄战争中,就连俄国的军队都无法是其对手。所以,海军必须要将技术和对海防的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定制战舰,否则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毫无用处。

个人觉得晚清时期购买军舰的只有洋务派一直主张,而中国自古以来一直以陆地大国自居。文明形式也以农耕文明为主,与西方海洋文化有根本的区别。虽然中国也曾有过郑和下西洋,但那在辉煌相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这就造成了虽然历史来到晚清,但固步自封的保守派仍有着相当大的势力,他们反对购买军舰,反对把大量的财富用于加强海权,反对一切的改革。再加上国库紧张,基本上入不敷出在维持原本正常的开支需要外确实没有过多的银两来加强海军建设所以在定远之后一直没有在购买大型军舰。

洋务运动购买舰船,洋务运动购买军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晚清洋务运动外购军舰***武器装备,这么做有何弊端?

谢谢邀请!

清末标榜军事自强的洋务运动中,通过进口外购的方式获取军舰、***以及各种武备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优点是可以用较少的经费、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武备的提升,缺点或者说弊端,则是缺乏后劲,即买来的东西再好,究竟还是买来的,并无法提升自身的军事工业能力,而且一旦遇到战争,很容易发生外购渠道被切断,由此导致失去补给、供应的严重问题。

不过需要注意到的是,有一个很少被人提及的问题,即洋务运动中,中国在外购军舰、***、武备的同时,实际上主事者已经注意到了后续供应的问题。因而很多武备买来之后,围绕其配套的***、备件,都进行了尝试国产自造的努力。

洋务运动购买舰船,洋务运动购买军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例如北洋海军的军舰,从305毫米大炮炮弹,到37毫米的哈乞开司炮弹,当时国内天津机器局东局、江南制造局等都进行了引进仿制,并掌握了批量生产的能力。其他诸如毛瑟、哈乞开司等步枪子弹,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等也大都能自造生产。只是总体上而言,由于国家的工业基础尚未建立,虽然有了一些军工企业,但是与军工向配套的***矿、冶金、化学等工业部门尚未成型,由此使得国内的军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产量小、品质不高的问题。

在列强坚船利炮进攻下,大清兵败如山倒,所以决策者认为是西方的武器厉害,自己也需要那样厉害的武器啊。

可是,大清的工业是一无所有,想自己造只能猴年马月了。不去西方***购,社稷江山难道当真能等到猴年马月?

现实逼迫,只能赶紧***办过来,先成军再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矣。

外购军舰***武器,在短时间内还行,可以提升自己的军事力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利和弊,它的弊端在于,一但有了战争,***如遭遇别国在某些方面的封锁,再好的武器也不能持久,毕竟购买的能力有限,即便买的再多,也有用尽的时候,同时它也制约了自己军工生产的发展如果外购军舰***武 器,用在仿制生产,用别人军工技术,提高自己军工生产,就当别论。可惜晚清时期的中国,工业太落后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晚清的洋务运动,虽然购买了一些外国的军舰大炮,依然逃脱不掉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好自己的军工企业,提高科技发展能力,国家才能强盛。

其实在基础工业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选择先外购洋人现成的武器装备快速成军,然后学习仿制,建立自己的军工体系,这个套路是毫无问题的。

晚清洋务派也不是一味的依仗外购洋人的枪炮武器。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李鸿章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都是为了建立西式军工体系做出的努力。

依靠德国图纸设备仿毛瑟枪的汉阳造,从清未到抗美援朝都一直在发挥作用。福建水师也有仿制洋人生产了火轮船。

晚清民国外购军舰的来源地为什么先是欧洲,后增加到日本与美国

我个人认为,晚清时最开始购买欧洲的军舰是因为欧洲在当时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而且海军军事力量雄厚,军舰建造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毕竟,清***在1840年被英国发动***战争打开国门就意识到了英军海军的强大,有必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向欧洲购买军舰。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让美国和日本迅速发展,其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和军舰建造水平也迅速发展。所以当时的晚清***和之后民国***开始向日本和美国购买军舰。日本和美国的军舰建造水平在二战的太平洋战争通过两个国家的***数量就可以体现出来。

清***向欧洲买船很正常啊。首先日本那就不可能,这倒不是说两国敌对关系问题,而是日本当时根本不具有生产现代军舰的能力。即便是1887年建造的“三景舰”,不但是外国设计师设计,就连火炮等一些关键设备也是进口的。至于说这三艘舰的各种问题就不说了,一句话,日本人自己都顾不了,那里还能出口军舰。

其次,美国状况也不好,清***买船的年代还不是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年代,那会美国刚刚打完南北战争,虽说期间他们进行了世界上第一场铁甲舰之间的战斗,但是那些铁甲舰更类似于浅水重炮船,而不是用来远洋的军舰。

相比之下,欧洲的英法在 1860年前后就完成了自己第一艘铁甲舰,此后欧洲的现代军舰发展迅速,很快就由铁壳木芯发展到全铁的样式,而后起之秀德国在这方面也不落后,1877年就造出了萨克斯级铁甲舰这样的怪物,而萨克斯级铁甲舰就是大清“定远”铁甲舰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