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在11月下旬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媒体正式公布了我军轻型坦克的正式名称—15式主战坦克。以前,15式坦克也在媒体出现过,但只是以“新型轻型坦克”的名称,这次算是正式公开亮相。15式坦克是我国陆军继99A式主战坦克之后的又一型重点装备,是陆军跨越式发展的里程碑。
首先,看火力
15式使用新型105毫米坦克炮,该型坦克炮***用加长的轻量化身管,具有重量轻,射击精度高等特点,能够发射全系列105毫米坦克***和制导炮射导弹,性能优于88A式坦克以及59D式坦克装备的94式105毫米坦克炮,在发射105毫米穿甲弹时,可有效击穿我国南部以及西南部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所装备的现役主战坦克。
15式坦克也是我国第一种实现尾舱自动装填的坦克,自动装弹机能够以7-9发/分的速度装弹,备弹18发,***用隔舱化设计,***殉爆时通过泄爆避免对乘员的伤害。炮塔顶部还装备一座遥控武器站,配备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和12.7毫米机枪。15式轻坦的火控系统从99A发展而来,具有较强的环境感知能力,还可通过网络作战体系,把各个作战单元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
其次,看机动力
15式的新型132系列柴油机和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能让速度轻松达到70千米/时。132系列柴油机的技术水平与VT5出口型坦克使用的150发动机一样,但体积更小,耐用性更好。最后,看防护力防护方面,15式坦克***用钢基甲加复合装甲块作为基础防护,正面装甲厚度大,足以对付120毫米口径的破甲弹,侧面***用格栅和大间隙装甲,炮塔后面***用间歇装甲***复合装甲板,有效防止破甲弹攻击,炮塔顶部的覆盖复合甲增强顶部防护能力。除了装甲防护,15式轻坦还配置定位精度更高的激光全向告警,配合烟雾弹发射器、热烟雾实现软防护。
15式轻坦是中国针对南方丛林山地水网地形专门研究的主战坦克!
中国南北纬度跨越大,北方多平原沙漠,比较适合重坦作战。南方地形植被及通行不便重坦机动作战!对越作战我军为保障地面支援火力,使用了***轻坦,起到了巨大的战役效果。证明我国只有一种主战坦克是不行的!所以我军因地制宜,除装备适合中原、北方作战的99A重坦外,还在南方战区、西南方向的部队装备了15式轻坦。15式轻坦适合南方、西南方向作战充当主战坦克,火力、机动力均可与T90坦克一战,特别适应对印作战需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15式轻坦早在去年已经部署在西藏,目的显然只有一个,对付印度。
很多人认为15式轻坦是取代62式轻坦,用来对付台湾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只是用于两栖作战尤其是随后的城镇攻坚,根本没有必要如此麻烦的设计新式轻坦,现有的少量***配合较多96式,还有大量步兵战车也就足够了。
毕竟重型坦克才比较适合城镇作战!
当年在越南,62式轻坦被打的稀里哗啦教训,我们不会随便忘记。
15式轻坦主要目的是高原山地作战,其次才是用于丛林、水网地形。
原因也很简单。
***坦克和96式坦克都过于笨重,后者还有心脏病,前者则重量太大。
我军已经使用了歼七多年,不是没有淘汰,早已开始退役,只不过还没有全部退役,还将继续属于使用数年,现在直接淘汰它们不现实,那种想法单纯的从技术角度考虑问题,压根不是从现实情况来考虑。
现代军队考虑的问题不仅仅只有装备,更的要考察实际问题,谁也不知道战争何时发生,不可能作出现在不打仗,就是可以马放南山的安排。
一款装备的列装至淘汰,不是单纯考虑问题,实际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考虑,我们在生产新战机来替代旧机,但是新机生产的速度没有想象那么快,现在的旧机主要是保持编制,进行人员训练等等。
战斗力不是简简单单有装备就可以,还有人员素质的问题,没有装备就没有人员了。保持编制也很重要,一支部队直接裁撤会带来一大堆附带性的效果,比如:相关的机场到底怎么样?相关的单位是否保存,实际上,重新组建一个单位成本过于高昂,高到不敢轻易撤编。
各国空军都有类似的情况,为了保持一定的编制,保持某些旧型号战机的维持运作,目前的歼7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在数年内被淘汰干净,也许很快就从一线消失了。
不是老兵不死,是没有新兵!
作为从1961年就开始引进的歼-7系列战斗机,中国算是使用、制造、生产歼-7系列战斗机达到了58年!歼-7本身作为米格-21的延伸型号,其特点也是继承了苏式战机:性能有特点,价格便宜,生产简单,可大批量生产。但歼-7战机如何改进都是一款二代机,永远成不了三代机。特别是机头进气道,影响了机载的雷达安装和使用、升级。所以歼-7战机仍然是一款近距离格斗战机,但近距离格斗在现代空战中发生几率太小了。
空军时代早已经进入体系对抗,歼-7战机性能单一,根本不适合我们现代化的空军。但却是没有办法,我们战机产量脱了后腿:成飞每年至少生产24架歼-20、48架歼-10C战斗机,但这个数量根本来不及生产和替换歼-7庞大的数量。而指望沈飞,本身在重型战斗机技术都消化不干净,特别是歼-16多用途战斗机产量十分低下,就靠“吹”产量达到100,200多架。但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而沈飞别的战机产能更是完蛋,歼-15舰载机多年不见一架新机,一架都没有。歼-11系列慢慢悠悠的才生产出第7批次,歼-8战机虽然刚刚停产,就不停产的时候产量也十分一般。
所以要想全面替换歼-7战斗机,作为中国空军二线主力战机,显然指望沈飞是不可能了,当下歼-7战斗机还会在中国空军至少服役10年。虽说是老兵,但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无奈,特别是产能和代差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