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木村运动装备

  1. 冬天到了,阿美咔叽应该怎么搭配?
  2. 关东军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军队?

冬天到了,阿美咔叽应该怎么搭配

我的理解是 free style

现在我看到的大部分都不是free style了,基本都制服

穿出自己风格最重要

木村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混搭,对全套咔叽制服无爱,只喜欢带一点咔叽元素。

我喜欢工装觉得它代表一种精神.风格。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实在.自由.不羁的生活方式。

阿美咔叽发烧友,胡歌排列在前

木村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娅娅零的迷弟迷妹中,有阿美咔叽发烧友的咩,快举起你们的双手让本娅抱一抱!!!阿美咔叽是什么?这是一种让娅娅零男神胡歌爱不释手的十分复古的穿搭风格。

镜头闪光灯下的胡歌是这样的。

作为阿美咔叽发烧友的老胡是这样的。

木村运动装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贝克汉姆和木村拓哉也是阿美咔叽深度爱好者。

关东军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军队?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得了俄国在中国的殖民地。然后把辽东半岛改成“关东州”,意思是在山海关以东,日本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并派陆军兵团进驻,这部分兵团就是最早意义上的“关东军”。1919年,日本把关东都督府改制成关东厅,然后在原先陆军的基础上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其组织部门有参谋部、副官部、军医部等。

关东军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先锋部队,自吹为“皇军之花”的精锐部队,实际上也未必如此,关东军的实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截然不同的。

1928年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使得东北陷入权利争夺的内乱,关东军趁虚而入,这就很难评价它的实际战斗力。

(皇姑屯***发生后,被炸的桥和列车)

1931年,关东军策划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用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政策。这时候的关东军很穷,其实力也称不上精锐,完全靠着在东北攫取大量***才发展起来的。举个例子,1931年11月初,江桥抗战一役中,关东军遇到马占山这样死守的硬骨头,根本就不像原来打不抵抗军队那么轻松,关东军调了多次援兵才堪堪攻下。

(马占山)

日本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成立于公元1919年,解散于公元1945年8月。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对关东军下的定义是:“所谓关东军就是根据朴茨茅斯条约,为保护包含着南满铁路在内的日本利益而‘驻满’的日本部队。”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磨刀霍霍的关东军借机从南满铁路属地冲出,一天内便占领沈阳、长春、辽阳等城市。与此同时,关东军开始急速增加兵力:1931年关东军仅有3个师团,1932年达到6个,1933—1936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1937年达到7个,1938年9个,1939年11个,1940年12个。1941年七八月间,为了配合纳粹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关东军接连组织以苏联为目标的特别大演习,并再次调集大量部队囤积东北。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31个师团,人数上升到85万人,号称百万。

“朝霞之下任遥望,起伏无尽几山河,吾人精锐军威壮,盟邦众庶皆康宁,满载光荣关东军。兴安岭下现旷野,卫国先烈魂安在,而今同胞寄重任,正义托付新天地,前卫而立关东军。旭日之下升瑞气,八荒一宇共繁荣,大道在前拓腐朽,灿烂文明大和威,皇军之花关东军。”

这是关东军军歌,从其军歌中就能知道,这支部队的特殊性。日本关东军是独立于日本陆军之外的一支作战部队,其常年驻扎在日本本土之外,是一支永远都在战时的部队。日本关东军直接归日本战时大本营指挥,是日本***在海外的一把利刃,只不过其常年都是驻扎在朝鲜和中国东北。

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窃取了辽东半岛,将日俄战争中的荣光部队集结在此,包括当时秋山好古大将麾下的日本精锐骑兵。这些满载荣光部队,多半是日俄战争中留下来的精锐部队。可以说是日本陆军的核心。而为了更好的侵略中国,日本大本营便将这些部队编为关东军(当时辽东半岛被日本改为关东洲)。

在东北驻扎的十几年时间里,关东军不断发展壮大,其补充兵员的规则也是十分严格,首先就是挑选日本本土预备役部队中的优秀者,再就是日本士官学院的高材生,还招收一部分朝鲜人和日本侨民后代。到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日本关东军已经达到了八十万,号称日本“皇军之花”。

而二战爆发之后,关东军很少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因为这支部队被日本陆军视为是最后的王牌,加上当时日本需要经营东北,所以就使得关东军在二战时期,基本没有大规模作战过。为了应付太平洋战争,日军抽调了部分关东军前往太平洋战场,而面对苏军时,一战水平的关东军无论军事素养多高,都是一触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