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种光荣传统的传承,这种蓝色信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代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申城之花,花开不败。就像那句著名的口号:赢就一起狂,输就一起扛!
2.申花牵手上海足球已经25载,这个原本街头电器厂的主页——洗衣机早已踪影不见,上海的家电商场偶尔还能看到申花热水器,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3.尽管换了很多赞助商,但申花的运营主体相对比较稳定,也就是从开始的郁知非,到后来的sva(和所谓五大国企),再到朱骏的九城,再到如今的绿地集团……至于剩下的托普也好什么也好,都只是赞助商而已,不曾介入过申花俱乐部的实际运营。
4.申花的历任总经理,从郁知非、吴冀南楼世芳朱骏再到如今的吴晓晖……
5.申花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是朱骏经营的末期,由于他的主业网游出现经营危机,间接影响了申花俱乐部,而且由于对申花俱乐部五大国企的股权存在争议,朱骏一度放言要把申花迁往云南……好在最后时刻绿地接盘。
6.绿地接盘引发的另一个危机就在于绿地和申花双logo的并存问题,尤其是绿地主色调是绿色,申花主色调是蓝色,而且绿地一度开始“去申花化”,还引发了无数申花球迷的***,最终不了了之。
7.得多亏了申花球迷的勇敢和坚持,申花这个品牌才得以保存至今。
8.随着上港的崛起,尤其是中超夺冠,会让申花感觉有些尴尬,甚至可能会慢慢边缘化。但竞技体育和职业足球,本来就是各领***三五年,申花底蕴犹在,要翻身并不难。
9.中国职业足球24年,申花和国安已经成为从甲A元年开始坚持到现在的硕果仅存的两大豪门,大连、鲁能和广州都要逊色一筹,这也是属于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的荣耀,不容易的。
一
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早在建国之初就拥有了自己的足球队,早在1961年,上海足球队就在全国加级联赛中夺得第一个冠军。
1993年12月10日,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徐根宝老爷子担任了首任教练,俱乐部由申花集团出资组建。
依靠徐根宝的抢逼围战术,上海申花的***打法逐渐成型。在1995年的甲A联赛中,上海申花夺得联赛冠军。徐根宝被评为最佳教练,场上队长范志毅获得金靴奖和中国足球先生奖。
在老甲A时代,上海申花一直是中国足球的一支劲旅,除了联赛冠军之外,还夺取了很多亚军。上海申花和大连万达、北京国安被称为豪门俱乐部。
二
从2002年开始,上海申花就进入了震荡期。在前一年底,有上海广电集团等三家国企对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进行重组,改名为上海申花s va文广足球俱乐部。
徐根宝老爷子再次出任主教练,留学巴西的上海申花青年队为球队补充了新鲜血液,比如杜威、孙祥等人都是当时的优秀年轻球员。
2003年俱乐部加大投入,引进了很多优秀球员,并夺得了那一年的联赛冠军。在2013年2月,这个冠军因涉嫌***被取消。
2007年,上海申花和上海联城合并,由第九城市董事长朱骏担任董事长。
申花和鲁能以及国安是现在中超目前位置仅存的三支硕果,从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三支球队一直留着顶级联赛,从未降过级。
对于老上海人来说,申花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而是一个符号,一种记忆,一种坚持,一种对于足球的信仰。
在绿地还未接手之前,申花可以说是老牌劲旅,九十年代的连沪争霸,佳话永流传,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后,申花一直是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中的佼佼者。
包括现在35-60,甚至更年轻的,年纪在大的上海人都是看着申花的比赛长大,慢慢变老,申花一直活着他们生活中,申花二字已经成为他们的烙印。
申花球迷一直非常骄傲的称自己为蓝魔,不狂不放不申花一直是他们铁杆球迷的口号。
在14年球队当家人朱俊将申花的股份转让给绿地集团之后,申花似乎已经少了往日的筋骨,但是申花的魂还在,在绿地接手之前,申花前老总朱俊已经将申花的主力阵容卖的差不多了,王大雷和戴琳去了山东鲁能,还有之前的毛剑卿,郜林,孙祥,孙吉,吴曦等等15个国脚,对于申花而已简直是灾难。
绿地接手的申花只剩下一个躯壳。在接手之后,绿地集团曾想过更改球队的名字,但是在许多球迷的再三坚持之下,以及考虑许多老球迷对于申花的感情,绿地集团才没有将申花去掉,而当时足协的规定是俱乐部股权更替之后球队必须要改名,所以绿地集团就想了一个折中办法,叫上海绿地申花,但是很多球迷还是喜欢称呼为上海申花。
现在的申花还是在恢复期,这几年动荡不堪,成绩勉勉强强,相信未来不久申花重回巅峰。
据我了解,以申花为名称的足球俱乐部是中国职业联赛以来首批的球队。当初,以申花热水器厂成立了申花足球队予以冠名。二十多年来,申花俱乐部几经更替,换了东家。但是申花俱乐部注意打造足球文化,特别是上海文广集团参股申花俱乐部后,更是注重俱乐部品牌形象精神的打造和宣传。把申花精神和俱乐部品牌结合起来。这样申花的名称并不是狭意的一个投资者,而是一种精神和足球文化的体现。使以后的投资人不舍得去掉“申花”两字。其次,上海的足球俱乐部善于学习国外优秀足球俱乐部的管理方式。在国外,一个足球俱乐部的命名往往与投资者的名称不相关。这也是足球发达国家的一种成熟做法。上海给予借鉴了。三是球迷巳经充分认识了“申花”这个品牌。即使绿地集团在收购申花俱乐部后,曾经改命绿地申花,但遭到了申花球迷在看台上背对球场的***。最后,绿地集团顺应民意又改回了申花字样的顺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