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装备 > 正文

双十二重磅来袭

  1. 12月12日双十二你网购了吗?
  2. 双12快来了,大家准备囤货吗?采购资金准备好了吗?

12月12日双十二你网购了吗?

双十二是从2011年12月12日随着网购史上最大型的全民疯抢活动,零点开抢,将网购市场的热度再次推向***,据说1万多商家挑灯夜战,参与年中的购物盛宴,而且销售额达到“亿”元单位

双十二成为继双11之后又一次的购物大促节,但是据知情人说,双十二要比双11还有优惠,基本上是双11卖剩下的产品,再一次***,相对于双11来说更优惠一些,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双11抢购曾经也体验过,拿着手机眼睛时刻的盯着,很怕错过自己喜欢商品,终于抢到想买的东西每天盼着快递能快速的到达,满心期待着自己心仪的产品,你们网购时的心情和我一样吗?

双十二重磅来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年是第9个的双十二了,现在的双十二网购,已然逐渐延伸新的线下吃喝玩乐的另一种“新消费”路线,各种满减打折等优惠,甚至有的店家为了吸引到顾客,让导购们穿着各类的统一服装跳着热门的舞姿,各种大促销手段!

万能的网购已经满足消费者能买到一切想要的商品和需求,以前是简单一的服饰类等,现在从大众的日常吃穿用度到小众的冷门宠物甚至其他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的,应有尽有。

双12快来了,大家准备囤货吗?***购资金准备好了吗?

广告力量太大了,我作为一个70后大叔以前对什么双11.双12没一点兴趣。今天老婆在双11前好多天就问我今年总要买点东西吧,别这么古板老土了,如是乎我试着也买了三四个东西。还比较满意。双12来了,还想再试试手[呲牙],买点必要的东西,钱不会很多承受能力之内,不要作什么准备了。

双十二重磅来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几年,稍微一点儿意义的日期都被电商拿来做促销的噱头了,商家为了销售额,绞尽脑汁地想销售方案:618,1111,1212。购物的狂潮更是一波接着一波。买买买似乎成了潮流,一种文化象征。很多人双11买的东西还没来得及用上,双12又来了,马上还有双旦,春节。剁手党的手还没长出来又要剁掉了。

我们真的很缺东西吗?我想大部分答案应该都是否定的。静下心来想一想,哪些使我们真正需要的,哪些是我们不需要,但是看起来便宜就冲动购买的。有心理学者研究表明,饿着肚子时逛超市,会比吃饱了在逛超市要多买一堆不大需要的东西。

或者不买,大家量力而行,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收入人群,不是下图的那些土豪们,哈哈。。

双十二重磅来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个人觉得大家应该合理消费,购买自己现下的必需品,不要被利益冲昏头脑,双12肯定又是购物高峰期,对购买物品质量安全还有物流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要让自己为自己的冲动买单。我如果有购物需求一般都会避开类似的活动,我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和慢工出细活的道理。


无论是双十一还是双十二,其实背后都是商家的促销套路:

为什么商家在双十一的广告文案里,都会标出“一年一次”“过期不候”、“数量有限”、“卖完下架”等广告语呢?其实就是在强调这些时间节点的稀缺性,让没有下单的人因为担心失去“好机会”而冲动下单。

一般来说,在这些节点促销的背后,有几个人类典型的心理效应,包括:

1.稀缺效应——对于失去某种东西(机会)的恐惧会引发人的购买力。“赶紧买,不然就买不上了。”

2.羊群效应——只要有几个带头的人抢先下单,大家就会跟着下单。“别人都买了,我也要买。”

3.戈培尔效应——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是真的。“既然大家都买了,说明这个东西值得买。”

只要认清了这些套路,就能很好避免冲动购物、非理性消费。现在商品极大丰富,任何东西都不用着急去抢,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最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