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發展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烏克蘭衝突和敘利亞戰爭中,電子戰力量接受了實戰的考驗並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在此背景下,俄羅斯顯然進一步加大了對高功率微波武器的重視程度和發展力度:先是在敘利亞Hmeymim基地部署了Krasukha系統,以對抗北約在該地區部署的預警機和偵察機,接著又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空基高功率微波武器計劃,為高功率微波武器在俄羅未來戰爭力量體系中劃出了一席之地。
虽然微波武器的前景很好,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武器大多处于实验阶段,尚难以用于实战。另外,从威力上来看,现在的微波武器更多体现在软杀伤上,而非硬杀伤上,现在是不可能跟核武器相比的。所谓的微波武器,又被称作电磁脉冲武器或者射频武器。它依靠能量较高的电磁辐射来杀伤目标或者毁坏设备,并不依靠单独一种毁伤模式。
微波武器主要有两种手段可以用来杀伤目标,一种是通过高频电磁脉冲,摧毁电子设备的元器件,瘫痪需要依靠电子设备俄武器和装备。如果照射足够强,则能够引起人体功能的紊乱,进而对有生力量造成伤害。而热杀伤,则是强微波照射时,微波接触人体的地方会在它的作用下加热,造成烧灼,进而造成烧伤甚至点燃物体。这一点起作用的原理跟微波炉是一样的,只不过要求的微博强度更高。
图为美军实验的反无人机微波武器
对于隐身战机,微波武器是能够带来重大威胁的。由于吸波涂料吸收的雷达波属于微波,高强度的微博照射不仅会带来电磁脉冲,损坏飞机内的电子设备,也会迅速加热战机表面,烧伤甚至烧毁飞机。一旦微波武器开发成熟,至少现在的隐身战机的涂料是不能够直接拿来进行使用了。
激光武器烧毁一艘小艇还可以,至少现阶段,想烧毁航母是做梦。
目前的激光炮技术还很不完善,主要以点对点的灼烧杀伤为主,好比拿了个能隔空的电焊枪给对方烧洞,相当不实用。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经为美军开发过一种30千瓦的“雅典娜”激光炮,它在实际使用中烧开了一台皮卡的引擎盖,距离一英里(约1610米)。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试图使美军相信,新型激光炮可以用来对付坦克装甲车辆,但它的实际研发目的却是为了反无人机和其它迫近目标,之后又将之增大到60千瓦,然后就没什么下文了。
据说洛克希德方面一直在华盛顿研发这种武器,并在阿拉巴马州的军营进行过几种相关测试,公司方面负责激光和传感器系统的高级研究员罗伯特·阿夫扎尔曾对外表示:“我们已经处在激光武器实用化时代的黎明阶段。”
现代激光武器并没有发展到科幻电影里那种漫天乱喷,各种疯狂烧杀的地步,现实中的激光炮就是“黎明阶段”,人们虽然已经掌握了激光的武器化应用,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只能做出小范围的精确点杀伤激光武器,用来拦截无人机、导弹。
不过,这已经比上世纪的“激光眩目武器”先进很多了,从软杀伤跨入了硬杀伤范畴。
受限于电容和体积,身躯庞大的战舰成为激光炮最先的受益者,美国海军早已在多年前装备了被称为“Laser-Laden Drone Hunter”(无人机猎人)的舰载激光炮测试舰。
2014年,他们改装了一艘2011年***退役的海军两栖运输船“庞塞”号(USS Ponce),由诺斯罗普·格鲁曼、BAE系统公司、雷神三家的工业团队负责开发设计,为庞塞集成安装了6台5.4千瓦光纤激光器和一台光纤束合成器,还为之附带了红外传感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1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