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对于双十一 双十二这类人造节没有任何期待
1.如果是个传统节日,还可以考虑一下休息,旅游,回家看看父母,这类硬造出来的消费日,没有半点期待。
2.拿双十一来说,你消费了,但你感觉你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了吗?你会发现你并没有优惠多少,甚至买完后悔退货了。不要被双十一的消费业绩所迷惑,它从来不公布最终成交了多少(没有退货退款的)
3.任何消费都要理性,根据实际需要来,买了没用,就是浪费。超自己能力消费更不可取。为何现在支付宝大力发红包力推花呗?你想过为什么吗?因为现在挣钱难了,自然消费起来没有几个傻子那么大手大脚了,所以支付宝力推花呗,让你提前透支消费,给你几个小红包,让你喜欢并习惯透支消费,这个月花下个月钱。但你要记住,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和现象。
4.目前线上和线下物品相差并不是很大,如果确实需要购买一些物品,你可以经常关注一下价格变化,包括多个平台。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享受到最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个人理解,欢迎评论!
我是一名灵活就业人员,每月养老医疗最低要交费一千多,就是我天天不吃不喝,也需要支付这笔社保费用,所以对明年提前计划安排。
这两年疫情导致很多行业举步维艰,很多人员失业,就算我明年再就业,颓废了一年多的我也很难有竞争优势,再加上教培行业的整顿,教培行业的老师们都失业了,我一个中年妇女拿什么去社会上竞争?粥多僧少的状况不允许我再踏入职场,而且自己的体力精力一年多的颓废已经没有战斗力了,我需要重新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安排。
2.学习是我唯一的出路
2021年全世界的经济确实是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和复苏,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的也是通货膨胀,东西更贵了,钱不值钱了。为孩子存下的教育金不能再定期了,投资理财对我而言迫在眉睫,尤其是我这种坐在家里,指望钱生钱的人,学习,是我唯一的出路。
3.开辟多种收入来源
玩,也需要挣钱。不能和以前一样抱着***的态度,每个月头条、简书、知乎、小红书和其它软文,我需要有清晰的目标***,我每个月文字必须达到多少收入。必要的时候我还需要一些在家办公的***收入,钱才能给女人安全感。
4.省吃俭用
一个月少出去吃一餐按照200算一年节约2400;老公孩子的鞋子衣服换一个品牌或者不买新款一年至少可以节约3000元;同事间的人情往来不要以前那么大方一年随便省2000;明年是长头发了,每个月不需要去理发店报到,1200块轻松生省下来;只买必须品,不囤货。
2022年到底如何,现在所有的说法都只能是预测,只有真正经历过后才能结论。不过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应该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具体可以:
1、控制支出。前几年经济形势好,不少人赚到钱了于是消费升级。这几年未来不确定,消费降级也很应该。不要看不上省下的那点点钱,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而且可以降级的地方真的不少,积少成多,***余额越多,心里不是越踏实吗?
2、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单一的工作,单一的收入结构真心有风险。很多事情你可以预测,但要做好你可能预估出错的可能。比如,风风火火的教培行业说凉就凉了,比如恒大的房子,说负债就负债,这之前谁能预测到呢。所以啊,收入结构越单一,个人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增加收入渠道,千万不要看不上人家那点小钱,好好经营,关键时候说不定能救命呢。
3、不要负债。能不买的东西就不要买,能不分期的东西就不要分。收入未来未必确定,但是负债那是非常确定以及肯定的。
4、珍惜手头的工作。你要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你早走了。既然短时间内走不了,那就处理好现在的工作,你的各种小情绪并不能帮你升职加薪,但是一不小心你可能连你目前不咋喜欢的工作都没了。
5、资产配置一定要做好。生活费和闲钱一定要分开,大家各司其职,各有账户,不要混着用,尤其是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费去投资。保障类资金和保险类支出一定要有。保障类主要是应对各种需要大量意外用钱的可能,借钱太考验人性了,不要给自己留这个BUG;保险类则是遇到意外的时候,你用小资金撬动大杠杆,让自己的损失降最低。
6、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习惯不好,吃最贵的补品,用最贵的理疗都是亡羊补牢。
7、不懂不做,不熟不投资。未必能赚钱,但一定能少亏钱。远离创业,投资中的各种坑。
我们一般的工薪阶层唯一能够抵抗2022年的就是让自己不失业,不生病,少买东西多存钱。
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孩子都教育经费,紧巴巴的过日子,一旦家里有人生病我和老公那个月的经济压力就会很大,还害怕一些意外的支出同事朋友结婚生孩子……朋友家的聚会能不去就不去,今天你不付款明天总得请回来,关键时期能省就省吧。工作上一定要兢兢业业,避免优胜劣汰,有工作心里踏实一点,咬紧牙关还可以维持下去。一旦失业心里是慌的,连锁反应影响很大。
以前贪图便宜买了不少不需要的物品,闲鱼转手出去,减少以前不必要的开支,都是为了赚点钱。
另外一个就是加强营养加强锻炼,一家人别生病。
如果和老公能找到一些***增加家庭收入也是不错的,少刷抖音视频多想办法挣钱。
从2020年开始,全球的经济都进入到了中段调整周期中来。总的来讲就是***疫情打破了全球原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再加上全球从2015年之后所积累出来的产业过剩生产过剩,被疫情这个黑天鹅因素催化以后,大家的直观感受似乎大环境有所变化。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关心的其实只有两点,一个就是就业和收入,另一个就是物价。2021年一部分的行业,尤其是以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为主,已经面临着行业内部的调整和人员的优化。去年一部分的物价上涨也是比较明显的,这用经济学原理来讲就是滞涨。
所以这是基本客观的情况,并不是说这两年才开始的,只是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已经影响了我们。总的来讲,今年也就是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将会继续面临较大的挑战,与我们有关的基本上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外需下降,还有就是警惕美元加息周期带来的资本流动。
不过这些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影响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要随意胡乱的投资,保持稳定的收入,再此之外有精力的就是尝试搞点副业,自媒体、滴滴***、外卖***、摆个小地摊等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有技能的去接点私活也是可以增加自己收入的。
用《双城记》里面的一句话来讲: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加油,朋友们,新的一年希望我们会心想事成的!
2021,我有许多做小老板的朋友开始加入打工一族了,2022,会有更多的人成为上班族,我这个[_a***_]工人倒是成了他们羡慕的对象了。
2022年,疫情估计还会反复,到底会给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我这个小老百姓也讲不明白。我的处境是,今年的工资收入没有去年多,公司这两天开会,传达下来的都是为了降低明年的费用,杜绝使用外协工,正式工要求一人多岗,不转变思想就换人,这是明显的要减员增效呀!
我有点怕了,开始着手做以下准备:
1,省吃俭用存钱。我在想,国际国内大环境都不是很好,谁能保证国企就一定好,有存款毕竟遇到失业或者停产能抵挡一阵子。
2,不负债,不超前消费。我是不在使用花呗,白条什么的了,挣多少钱,按多少钱消费,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3,尝试***。不为别的,就因为在国企干时间久了,感觉有点脱离社会了,这两年也休过小长***,想挣点钱,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挣钱能力。
4,绝不辞职。虽然工资还可能下降,但能养家糊口就好。这主要是在国企的缘故,毕竟五险一金已缴纳了好长时间。
5,锻炼身体。什么时候这一条都很重要,也不难理解!
6,少投资。这两年我们听到太多的理财神话,在钱不好挣的时代,我很难相信哪个普通老百姓靠炒股,买基金,或其他理财发财的,还是保住本金吧!
7,不创业。前面说了,有许多小老板们加入了打工一族,我们又何必重蹈覆辙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1254.html
上一篇
适合走路的运动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