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我们部门,一把手大专毕业,副厅级,二把手985研究生,三把手二本院校。干事一半是985的研究生。但是领导主推的,是一位警校毕业的大专生。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哈哈。乐天逍遥,对得起自己就好。
事实就是这样的。大学生考公,岗位规定必须是本科毕业才能考,不管你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不管你是985名校,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民办三本院校,都可以报考,考上也是一样的待遇。
我同事的儿子985学校,本来已经签订了成都一家全世界有名的外企,可同事硬要儿子考公务员,进入编制内。她觉得不进入编制内,工作就不稳定,就不算正式工作。
小伙子很孝顺,于是便回到老家,考德阳市区的一个单位。那个单位那年召了3个人,除了同事的儿子,还召了一个一本学校的,一个川内二本学校的毕业生。
三个人同时入职,同事想到自己儿子的学校比另外两人的学校好,单位肯定会对自己的儿子另眼相看,肯定会更重视自己的儿子一些。自己儿子的上升空间肯定会更大一些。
哪知道单位领导对3个人一视同仁。一样从基层做起,一样跑市民家里统计情况,一样熬夜加班写资料。看着晒黑的儿子,同事很失落地告诉我们,她儿子985学校毕业的并没有显得重要一点。
同事的儿子已经在那家单位上了4年班,依然只是一般的科员。3个人中倒有一个受到重用,是那个三本学校出来的。
同事撇着嘴告诉我们,那个三本出来的,并不比她儿子工作能力强。只是人家嘴巴甜一些,会说一些。单位里男男女女都喜欢那个小伙子。
所以,需要从3个人中提拔一个人当办公室副主任,自然而然,大家都推荐那个小伙子。就这样,那个小伙子就成功地跨出了第一步,成了办公室副主任。
结语:大家都考上了公务员,就是一样的起点,毕业学校基本没用。在单位里,除了看工作能力,还要看情商。在工作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越会为人处事,越容易脱颖而出。
有时候,好学校出来的新人,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自恃比别人的学校好,比别人要聪明些,在处理有些事情上就傲气了一点。不愿意低一下头,弯一下腰。
一本、二本三本出来考公务员,考上都一样,这样的说法不过是“山寨”形式的读书无用论而已。
最近几年,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读书无用论”,但每隔一段时间,特别是每当临近毕业季、开学季,以及经济形势下行的时候,网上就会出现各种山寨版本的读书无用论。
有些观点表面上看起来还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经不起任何推敲。
比如,普通家庭的孩子,读个本科就够了,考研究生就是在逃避工作。
这种观点的逻辑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失业,学历变得越来不值钱,即便是能考上硕士,考上博士,并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毕业的时候,没有关系,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科研成果,毕业还是找不到好工作。读书读的时间越长,反而失去了年龄方面的优势。
这样的论证确实挑不出任何毛病,但看完之后,总感觉那个地方不对。
其实,这种观点的前提***设是,实践比读书更重要,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应该多实践。如果真的实践更重要,那所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直接从基层提拔,而不是选择读过MBA 或则EMBA的员工。
再比如,题主在问题中说的,有人认为,一本、二本、三本读出来都是考公务员,考上都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