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为了能穿一双回力鞋要费很多心思。那个时候,回力、双星是家喻户晓的品牌鞋。在三十年代,一双回力鞋的价格是10元/双,相当于当时人们一个月的伙食费,绝对属于奢侈品。在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双回力鞋。回力、双星作为老牌运动品牌,现如今已经鲜为人知了。
回力品牌是一个拥有八十年历史的以球鞋起家的国产老运动品牌,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风云一时的潮流品牌。在其鼎盛时期,回力年销额达到八亿元,单款鞋一年卖出几千万双的纪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所有的中国体育赛事都穿的是回力鞋,1984年,老中国女排就是穿着回力排球鞋夺得二十三届奥运会冠军。
青岛双星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以鞋服、轮胎、机械三大集团的中国民族品牌。双星从1980年初下海卖鞋开始,到2008年的年销售收入105亿元,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国产运动品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双星的球鞋已经成为了当时市场上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中国女篮郑海霞、国家乒乓球队蔡振华、国家羽毛球队李永波等著名运动员都穿过双星鞋驰骋赛场,并赢得比赛胜利。
现在,在国产运动品牌的排行榜上已经不能看见这两个品牌的存在了,在2011年中国十大体育品牌排行榜中,这两个品牌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入选的十大国产品牌依次是李宁、安踏、361、特步、匹克、乔丹、鸿星尔克、泰山、红双喜、双鱼。专卖店数量上也是骤减,双星在辉煌时,全国有5000多家专门店,而现在几乎看不到双星的专卖店,回力则更少。
曾经和回力、红星等红极一时的国产运动品牌,已经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这些国产体育品牌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现在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一、改革开放之后,外国品牌严重冲击国产品牌
改革开放之后,国外的运动行业中阿迪达斯、耐克等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他们的介入对国产品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让国产品牌不得不开始寻求革新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据美国一家专业调查公司的报告显示,2007年耐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到33%,而阿迪达斯则是28%。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市场三大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市场份额分别在21%、20%、17%左右。国外品牌的强势进入,市场占有率一半以上都是外国品牌,而且他们无论从价格、质量、品牌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国产品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产品牌纷纷倒闭或亏损,国产品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国内品牌增多,加剧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用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国外品牌对传统国产品牌的冲击外,李宁、安踏等企业的崛起也让回力、双星等老牌运动品牌受到冲击。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穿着双星运动鞋长大的70后、80后,作为运动鞋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并没有怀着深厚情感继续选择双星,而是越来越热衷于李宁、安踏、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内外运动品牌。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李宁以2010年品牌价值高达142.52亿元的成绩夺魁,安踏紧随其后,361度获得亚军。
关键是技术落后了,用户对鞋的功能细化,分化,而这二个大老爷厂根本跟不上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供应链越来越移向低端及农村,也就是越来越LOW了,这样就慢慢没落了。要想中兴,首先要技术领先,再加上品牌优势。我刚买了双回力休闲鞋,样子不错,但是穿上就是没有斯凯奇的舒服,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今后还是不想尝试了啊!
65年教师的工资低,月薪58块钱。我的第一辆鳯凰牌自行车,就是在那年用我父亲的丧葬费5百块钱,其中的2百块钱买的。我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每天早起晚归,月薪40块钱,工作十分劳累,那辆鳯凰牌自行车骑了几十年,直到我下岗。也顾不上神气,只有骑行轻快,30分钟从意国兵营跑到北郊区柳滩工厂。
特别是七十年代,中国的自行车有几大名牌:1,上海产的:大永久
2,上海产的:凤凰
3,天津产的:飞鸽
4,青岛产的:大金鹿,原名大国防,后又有了:小金鹿。
5,天津产的:红旗
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供不应求,都是凭票供给,没有一定的关系是买不到的。
我当时在一个县的商业局(当时叫商业科)工作,我都没有买到永久和飞鸽,只买了一辆大金鹿。
80,90年代入手一辆飞鸽自行车,算不上倍有面的事!因为那时候的不少家庭都有自行车,当时飞鸽、凤凰、永久三大牌子,质量好品牌知名度高 !你要说60、70年代入手一辆飞鸽自行车,那真是倍有面,因为第一你必须得有钱,一辆自行车大部分人需要攒几年的工资。第二你得有购车票,没票你是买不到的。记得老父说过,他第一辆自行车就是飞鸽28加重自行车,1968年用转业安家费买的,骑到街上那叫一个有面!后来,我们一家下放到村里,周边几个村都没有一辆。我们村里的[_a***_]好多都是通过我家学会骑车和踩蜜蜂牌缝纫机的,整天家里是人来人往,自行车和缝纫机根本闲不住!前几年一个60多岁的大哥请我们一家吃饭,还对我说:你不知道,那时你太小,自行车和缝纫机都是在你家学的,老爷子和老婶子对村里人太好了,从来没有说过不让动那么贵重的物件,晚上费着你家的油灯,都要熬到11点缝衣服。我就是学会缝纫机后来开裁缝店,慢慢生意才做起来的!今天这话题引起了我的回忆,我家为村里做出贡献的自行车,后来被父亲去城里和朋友喝酒喝多后给丢了!为此父亲自责自己外出不在喝酒。从我记事起我家又有了自行车,还是飞鸽28大加重,这辆车驼过我上幼儿园,我骑着他上过学,还使用他买过粮,打过散啤酒。直到1984年给了我舅舅,家里还是又买了一辆永久28大加重!
你说错了到八十年代,飞鸽车就好买多了,我七二年工作,当时买车是要票,工厂工会和行政科把票发到个车间,车间按资排辈,老工人没有车的先,年青沒有车的后,我工厂对门就是飞鸽自行车厂,厂***强边每天都有插车从厂里往外运箱子一箱五輪,也沒人看管而沒有人敢偷,眼只能每天看等我拿到票证,三年学徒出师后了,七五年总算买了一輪,有票当时也要找人买辆好一点的飞鸽车,前后胀闸带两速二百零八元。
八九十年代能骑上一辆天津飞鸽自行车,走到大街上确实觉得与众不同!当时全国还是双轨制,做为世界自行车弟一大国,自行车榜上排名弟一的天津飞鸽加重自行车,拥有它是种荣耀!天津飞鸽自行车车架的钢材好,撞一下大梁不弓不变型,车 圈镀锌好,下雨天急刹车车圈照样亮,飞鸽车圈和别的车圈不一样,内行人看的出来是双层车圈,驮重东西车圈不走样,飞鸽28加重自行车和骑别的名牌自行车一同走时,比别的品牌自行车骑着轻爽速度快, 因为飞鸽自行车的轮盘比别的自行车轮盘多两个牙齿。总的说飞鸽自行车比永久凤凰和红旗三种名牌都好!
谢谢邀请,六大国产体育品牌,福建泉州独占四席。这得从当地人们的爱好和传统,以及工业强迅的发展说起。
这主要和晋江浓厚的经商氛围,以级***的大力支持有关。2007年12月18日,晋江市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全国继深圳,成都温江区之后我的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其次福建泉州体育用品产业发达与晋江人爱好体休,崇尚体育的传统有关联。所以在晋江发展体育用品产业,有爱好体育浓厚的群众基础。晋江已获得了全国体育先进市,民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武术之乡等殊荣。
再者,晋江拥有完成体育用品产业的基础工业,而且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链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晋江拥有体育用品产业企业达3000多家,产品涵盖面极广。
晋江的体育产品以抓质量为主要目标,积极扩大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所以说晋江的体育品牌能够独领全国各地市,与晋江人的努力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体育产业集中于晋江,往小了说是晋江区位优势所在,往大了说是世界经济格局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倒推其他几个类似问题,为什么中国快递行业集中在桐庐?为什么顺德一区集中全国15%的家电产业?为什么互联网巨头扎堆美国硅谷…
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全球性经济问题。
泉州自古就是中国对外贸易大港,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对新技术、新产业有积极的探索发现。1983年,晋江出现了第一家制鞋厂鳄莱特,这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制造企业,可以迅速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很快被同行***、***推广。
一旦产业开始形成集群,就会产生劳动力优势,优秀的产业工人、外贸型人才聚集,也会带来政策优势。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没什么太多弯弯绕绕,也不是一句晋江人有特别之处就可以解释的。
上世纪90年代,泉州GDP首次挤进了全国地级市前三名,排在了苏州,无锡的后面。然而泉州并没有几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当时温州和江苏更多。这让泉州人羡慕不已。后面泉州市***有出台过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当地企业勇创品牌,大概意思就是说,你只要去创造申请这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市***都会有300万资金的支持。98年的泉州晚报都有报道。那些骂泉州***无所做办,说“晋江名牌跟泉州没关系”的人,要么是2000年后出生的小孩,要么就是别有用心,故意挑拨离间泉州晋江关系了。@haibok @刺桐花满城 @泉州欢乐琴行辉哥吉他 @喷子总会首席执行官
一个品牌的创立诞生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看:
市场,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仅仅在于体育品牌,更多的是市场的开拓,以及市场的投入。6大体育品牌中泉州独占4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握住了市场,明白了解体育的市场是怎样的,有着自己的经验与独特看法;
政策,一个地方对当地商业发展的政策,产品的支持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品牌是否能健康的成长,支持个体经济,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政策;
个人,很多人提到爱拼才会赢,这是成功的一个必要因素,是一个共性。不努力、畏首畏尾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成功的过程只有创立者才能清楚的明白;
机会,运气,这两样在品牌的创立过程中依然重要,新事物的诞生必将占据旧事物的地位,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把握机会,足够的运气同样重要。
我想泉州的品牌之所以能够打响,靠的就是我上述说的四点,至少符合一大半的要求。
首先国产体育品牌,泉州独占4席,这主要和晋江的浓厚经商氛围和***大力扶持有关,我们先来回顾下晋江体育的产业的发展历程:2007年12月18日,晋江市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全国继深圳、成都温江区之后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其中,深圳获批时间是2007年4月,获批理由与其体育产品的制造类企业集聚有关,总数已达到了近800家,产品集中在高尔夫用品、航模、滑雪器材、游艇、运动以及竞赛型自行车、健身器材等。温江区获批时间是2007年5月,温江区重点集中大型体育会展与营销,力争成为全国体育管理机构、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体育精品市场、体育从业机构商务往来的聚集地。
其次晋江体育用品产业发达是与晋江人爱好体育、崇尚体育的传统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可以说,在晋江发展体育产业有浓厚的群众基础。据统计,目前晋江全市活跃着体育社团达36个,已建成11座体育馆、800多个篮球场、1个高尔夫球场、200多家健身场所等一批体育设施,每年举办篮球、排球、足球 、游泳等群众性体育赛事1000多场次,人均占有体育场所面积2.41平方米,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调查显示,晋江城乡居民每天坚持健身锻炼的占40%,学会1—2种健身方法的占35.6%,家中拥有1—2种健身器材的占45.2%,体育消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8%。晋江已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武术之乡。
最后,晋江拥有完成的体育用品产业,而且经30多年的发展产业链条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晋江拥有体育用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产品涵盖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器械等类别,畅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晋江企业所生产的旅游鞋、运动鞋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2006年体育产业增加值90.8亿元,占晋江全年GDP18.4%。2007年,体育产业增加值148.36亿元,占GDP25.22%;拥有从业人员31.94万人,占全社会的26.21%。
目前晋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目前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品牌42个,主要包括安踏、特步、鸿星尔克、寰球(亚礼得)、三六一度、德尔惠、乔丹、金莱克、浩沙、贵人鸟、CBA雷速、舒华、爱乐、名乐、露友、美克、喜得龙、康踏、喜得狼、飞克、金苹果、恩东、步之霸、伊望奇、佐田、助乐、名志、爱司旗、啄木鸟、鹗莱特、福时来、龙之步、帝星、名足、奇安达、奈步、恒人等;拥有上市企业6家,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安踏、特步、喜得龙和在新加坡上市的鸿星尔克、野力体育、鹗莱特。还有拥有德尔惠、乔丹等体育产业预备上市企业21家。
此外,晋江品牌能够全国知名,与晋江企业持续的广告宣传和请明星代言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近年来,众多晋江体育产业品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造势,宣传企业品牌。一是赞助体育赛事和国家运动队。近三年的投入金额达18.21亿元。比如安踏、特步、三六一度、露友、美克、名乐、爱乐公司分别赞助CBA、WCBA、全国男排联赛、女排联赛、乒乓球***、极限运动精英赛、蹦床冠军赛和数字体育CIG;先后与国家羽毛球队、体操队、举重队和男子排球队、女子排球队、女子曲棍球队合作。二是聘请体育明星作为企业品牌代言人。近三年来共聘请体育明星76人。三是在央视和地方卫视投放广告,近三年的广告费用达45.91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fncw.com/post/11954.html
上一篇
国产运动装哪个质量好